3月2日,杭州一12岁女生在自己家里小区内坠楼死亡;3月21日,杭州一名15岁的女孩走进一幢居民楼,从5楼跳了下来,险些丧命;3月30日,11岁女孩从7楼阳台纵身一跃,结束了自己最初的生活···触目惊心的新闻下,消散的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,叫人不由忧心,这类处在花季的少女为何会这么随便的就选择结束我们的生命?父母、学校在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,有没关心过孩子的内心世界,深入与孩子交流,获知孩子心理动态?
大家每一个成年人都是从青春期走过来的,都历程过那个季节里的血液里流淌的不听话与不被理解的愤怒,可是大家在自己或者别人的疏导下走过来了,这才有了现在的大家。
可是年代在进步,这是好的,也是坏的。大家的孩子在大家甚至不知情的状况下就在接收着来自各方的信息,暴力的、血腥的,温馨的、积极地,大家没办法控制他们获知了什么信息,也不了解这类信息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影响。
在这种背景下,作为父母,大家愈加需要和孩子交流,知道孩子的心理动向,了解他今天开不高兴,快不快乐,高兴是由于什么,不快乐又是为了什么、只有在平时日常去把握孩子的内心,才能在最适合的时候给饰演好自己疏导者的角色。
常常有人说目前的孩子愈加脆弱,而孩子也感觉自己非常脆弱,需要来自外面的关心。其实不是孩子脆肉了,而是社会重压愈加大,父母在承担重压的时候无形中也把重压施加到了孩子身上。作为父母,你有没常常给孩子说假如不好好念书将来就要去搬砖,是否常常告诉他们考试不拿个好成绩回来就会惩罚他们,这类其实就是重压。孩子还非常小,抗压能力比不上成年人,也会把父母平时无心中说的话都当真,特别是当亲子间交流不足的时候,你不知道孩子,孩子也不知道你,父母的一句话可能就是孩子一辈子的伤。
关注孩子内心世界,多与孩子交流,工作再忙,天天也和孩子聊天,无需聊太深的话题,就关注他天天的生活就好了,在交流中你才能发现孩子心中那个最真实的他们。不要等到悲剧开始上演,才发现自己过去是居中推进剧情进步的重点演员。
案例报道:
1、杭州坠楼中学生映射的教育危机
2、大家的课堂还缺少生命教育课